成都,一座安逸的城市,也是一座充满活力的都市。安逸与活力,恰如其分地描绘了今日成都的独特气质。这座追求卓越、创新拼搏的城市,正持续探索文商旅体深度融合之道。
早在2023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举办期间,全世界的年轻运动员们就齐聚成都。他们来到这里不仅仅是参赛,更深度体验了成都文化。吃火锅、逛市场砍价、买熊猫纪念品、体验中医推拿……“他们比中国人都入乡随俗。”有网友感叹道。而这仅仅是成都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的一个缩影,这座城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向人们展现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发包容的胸怀,开启它迈向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的征程。
看球赛、听演唱会、健身打卡,成了不少市民的周末标配。凤凰山体育公园是一座位于金牛区的现代化体育综合体,不仅是成都足球迷的圣地,更是一座文商旅体融合的超级枢纽。
2024年,凤凰山体育公园承接了228场赛事和演出,累计接待观众超百万人次。仅中超联赛期间,上座率场均突破4万。赛事带来的不仅是欢呼声,更是周边商圈的热闹劲。比赛期间,玉林路片区的咖啡馆销量翻倍,火锅店排号长达两小时,运动品牌店的营业额较往常增长一倍。
但凤凰山体育公园的融合价值远不止于此。作为成都“世运之年”的核心载体之一,它正在探索“体育+餐饮+住宿”新模式。未来,这里将引入中央厨房、酒店等新业态,并推出“银发关怀行动”,为老年人提供免费健身服务。这种“以赛促融”的模式,让体育场馆从单一功能空间升级为多业态融合的消费枢纽,成为成都文商旅体融合的标杆。
如果说凤凰山体育公园是成都文商旅体融合的硬核引擎,那么《哪吒》IP则是这座城市文化软实力的超级符号。自《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以来,这个中国神话IP不仅席卷全球票房,更以文化破圈的姿态,带动了成都从文旅到商业的全链条发展。即将启幕的成都世运会中,便有“哪吒”的身影。6月23日,成都世运会官方动画宣传片《哪吒之三宝闯世运》正式上线。宣传片中,国漫顶流“哪吒”与世运会吉祥物“蜀宝”“锦仔”破次元同框,以热辣说唱向全球发出“少必入川”的盛情邀约。
在成都,《哪吒》的热度已渗透进城市肌理。从哪吒裸眼3D秀到哪吒雕塑打卡点,从巨幅海报到幕后创作展,动画角色与城市空间的互动,让“吒儿”成为成都文旅的新名片。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一IP的衍生价值正在持续释放。泡泡玛特联名的《哪吒2》盲盒覆盖200多个产品,正版周边销售额突破百亿元。这种“文化+商业”的结合,让成都的“文化输出”更具市场穿透力。
《哪吒》的影响力甚至延伸至城市文旅场景。成都借势推出“哪吒主题游”,将武侯祠、青羊宫等文化地标与动画IP结合,形成“追剧式旅游”新潮流。游客一边打卡电影中的场景,一边品尝“电影周边菜”,这种“影视+文旅”的模式,让成都的“文化魅力”有了更鲜活的表达。
无论是凤凰山体育公园的赛事经济,还是《哪吒》IP的成功打造,其实都并非偶然,而是成都文商旅体融合战略的缩影。
事实上,伴随大众旅游转向“深度体验游”,旅游消费也变得更加年轻、活力和时尚,为一场赛事、一场演出、一个展会而奔赴一座城,成为出游新风尚。“跟着电影、演出、赛事……去旅行”等创新融合消费场景,更是为城市带来了意外的消费增量。
成都深谙“场景即生产力”的理念。凤凰山体育公园通过“赛事+演出+市集”的多元场景,将人流转化为消费流;《哪吒》IP则通过“数字艺术+线下体验”场景,让文化符号“活”在城市空间。这种场景创新,不仅提升了游客的参与感,更创造了“看一场球赛、买一件文创、吃一顿火锅”的全链条消费闭环。
政策支持是融合发展的“催化剂”。为迎接世运会期间的全球游客,成都推出了“票根经济活动及优惠清单”。凭赛事门票可享受景区、餐饮、酒店的多重优惠,直接拉动暑期消费季的100个新场景落地。重点商圈商街将开通赛演场馆直达专线,便利游客市民在赛事演艺活动后,到成都的商圈商街逛一逛。MK体育官方网站发布成都市重点商圈行李寄存服务指南,为游客带来更加便捷舒心的游逛体验。优化完善多元化入境消费支付服务体系,推广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打造一批双语菜单示范街区,方便外国友人在成都消费。
当前,成都正以“百业+文旅”为抓手,构建文商旅体融合的新格局。在低空经济领域,成都文旅集团推出的“熊猫基地—都江堰”航线,首次将世界级IP与世界遗产联动,串联打卡太乙真人修仙之处等地,一键解锁底蕴深厚的古蜀文化;在银发经济中,凤凰山体育公园的“银发关怀行动”为老年群体提供免费健身服务,探索“健康+养老”新模式;在乡村振兴中,崇州道明竹编、新都三河村足球联赛等案例,证明融合经济可覆盖城乡全域。
数据显示,2024年成都接待入境游客165万人次,同比增长167%,其中大熊猫基地跻身全国入境游客访问量前五景区,成为成都文旅的王牌。
成都的文商旅体融合实践,既展现了城市经济的活力,也传递出对“人”的关怀。在这里,一场球赛能点燃社区烟火气,一部电影能唤醒文化认同感,一个IP能串联起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本地与远方。这种融合,不仅是产业的叠加,更是城市精神的升华。文商旅体融合发展让成都的安逸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也让“诗与远方”真正走进了市民的日常生活。(实习生唐艺娟参与采写)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