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12日电(吴平华 陈倩)激情盛夏,篮球为媒,11日晚,四川省第三届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总决赛在宜宾市珙县巡场镇三合村盛大启幕,现场人声鼎沸,3000余名观众热情高涨,翘首以盼全省篮球赛事的精彩对决。
作为四川乡村体育的品牌赛事,本届村BA大赛聚集了来自全省各市(州)20支乡村球队,将为现场观众、网友们带来超50场的精彩对决。
这不仅是一场竞技体育的盛宴,更是将民族文化、篮球激情与乡村发展成果完美融合的重要平台,通过“体育+文化+旅游”,展现出四川乡村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和日新月异的乡村振兴成果。
珙县作为四川“篮球之乡”,在开幕式文艺表演中巧妙融入特色文化元素。四川“村 BA”宣传片震撼开场后,精彩节目轮番上演。珙县篮球队队长黎鸿敲响的阵阵锣声,象征着四川乡村篮球的蓬勃生命力;而苗族同胞们则用震天的苗鼓,悦耳的芦笙、优雅的苗族舞蹈来喜迎四方来客。
为彰显地方文化,珙县精心编排了《篮球宝贝》《火辣辣的日子》《梨园梦》及《烟火珙州》等特色文艺节目,尤其是苗族“笙鼓和鸣”表演,搭配苗家传统舞蹈,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独具特色的“民族风”视听盛宴。
与此同时,开幕式还邀请到川南方言特色主持人,通过趣味方言挑战、K歌、大合唱等与观众互动,五粮特曲、四川银行等企业还为幸运观众提供了精美礼品,现场声浪一浪高过一浪,观众的热情被彻底点燃。
“这样的开幕式既热闹又有地方特色,让我们看到了别样的乡村盛景。”专程从资中赶来的球迷王先生赞叹地说。
珙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康康表示,接下来,珙县将加强精品文艺作品创作,以大力发展乡村振兴等主题为题材,创作一批具有川南特色的音乐舞蹈和戏剧作品,用文艺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同时,常态化开展各类民俗活动,让文化发展成果最大程度惠及人民群众。
开幕式上,来自四川省各市(州)的20支参赛队伍以独特的入场仪式,展示了四川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的成果。
“资中血橙,吃出好气色!”“龙须菜之乡,MK体育平台美味又健康!”……在创意入场环节,各市(州)代表队纷纷化身家乡“代言人”,不仅喊出响亮口号,队名也巧妙融入了地方特色农产品元素。内江资中血橙队、成都崇州天府酒村队、乐山马边竹韵茶乡队......以各地土特产命名,凸显地方特色,生动展现了四川“一村一品”的产业图景和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
遂宁安居524红苕队队员表示:“我们不仅要来打球,更要让全国的人民都看到我们四川丰富的乡村特产!MK体育平台”
在赛场周边,52个特色展位集中展示苗族蜡染、鹿鸣茶、竹编等数百种非遗物品和农特产品。
同时,珙县还借势推出了“僰人悬棺探秘+龙茶花海骑行代言人等乡村打卡路线余张消费券等,旨在让游客实现“看球赛、购特产、游乡村”一体化服务,切实推动文体旅消费联动。
近年来,珙县通过助力首届“和美乡村杯”篮球大赛(村BA)、“春节七天乐”系列文化活动、“非同巡场”美食节、青春有约·“非”你莫属——珙县五一非遗体验促销活动、“乐动五一·拾光之旅”A级旅游景区“唱游”活动、“巡味赶烤,珙州有约”等文旅促销活动,激活珙县文旅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中场扣篮表演环节,特邀三大“扣篮王”陈登星、张祎逊、张鼎岩依次登场。陈登星以“蝎子摆尾+摘扣双球”的高难度动作征服全场,现场掌声雷动。观众纷纷惊叹“能在村里看到这么专业的表演,真是来对了!太值了!”
揭幕战上,双方球员你争我夺,比分交替上升。终场前一记关键三分锁定胜局,将现场气氛推向新的高潮。随后的机关友谊赛中,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机关队与珙县机关队展开了激烈较量,最终珙县机关队以高出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机关队6分的成绩获胜。
据了解,本届赛事设有三合村主赛场及3个分赛场,采用小组循环和淘汰赛制。7月17日决赛后,冠亚军队伍将代表四川出战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中部赛区,并有望前往贵州台江参加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总决赛。
此次村 BA总决赛在珙县举办,是宜宾体育事业发展的又一高光时刻,作为著名的“篮球之乡”,珙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早在1999年,全国中学生女篮比赛中,珙县女篮力斩北京、辽宁、浙江等各路劲旅,“珙县女篮霸王花”一战成名。除此之外,全国中学生男子篮球赛第三名、全国少年女子篮球赛第二名、全国 U13篮球比赛女子组第五名......在国内竞争激烈、受众庞大的“三大球”中,珙县篮球硬生生拼抢出了一席之地。
珙县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牟伟介绍,不间断的篮球赛事会吸引来自周边县区的不少篮球运动员和观众参与进来,在为篮球爱好者搭建更多交流平台、满足乡亲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还能很好地向外界推介珙县,做好“篮球+”与产业的融合发展。
据悉,未来一周,珙县将继续以篮球之名,书写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动图景、持续为四川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完)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法律顾问:四川昊通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