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24—2025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高中女子组全国总决赛中,山东济南历城二中女子足球队战胜对手杭州第九中学女子足球队,成功卫冕该项赛事的全国总冠军,夺得该项赛事的“三连冠”。历城二中女子足球队在建队的4年间,已夺得8次省级赛事冠军,3次站上全国最高领奖台,并摘得2023年世界中学生足球锦标赛冠军。这是山东体教融合推进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鲜活的样本。
近年来,山东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教育部工作要求,体教融合推进校园足球改革,健全组织推动、人才培养、赛事组织、资源保障体系,强化校园足球与职业足球衔接,为足球振兴厚植发展根基。
7月30日,省政府办公厅正式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青少年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深化我省青少年足球综合改革,推动青少年足球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这是全国首个以省政府文件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青少年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的实操范本,体教融合改革进一步深化成为最大亮点。
《通知》的第一条就是提高普及水平,明确提出高质量建设3000所左右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先后5次作出批示要求,将推进校园足球综合改革列入省委深改委、省政府工作要点。
全国首个以省政府文件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青少年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通知,在全面深化体教融合、提高普及水平、畅通人才成长渠道等方面提出10条措施,用3—5年的时间,打造5个省、市、县(市、区)共建校园足球高水平综合改革试点区、50个省级校园足球名师(名教练)工作室(站),实现市县级青训中心全覆盖,每年选送20名足球教练员海外培训。教育、体育部门合建“山东省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广泛开展“名校办名队”,全省62支市级足球队伍“市队校办”。构建“训练营+试点县+特色校”推广普及模式,建设20个省级训练营地、5个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10个试点县(市、区)、2817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MK体育官方网站形成“校校有队、周周有赛、人人参与”的新常态。
按照足球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幼、小阶段重启蒙,组织足球嘉年华等活动,培养少年儿童足球兴趣;中学阶段挖特长,建设1个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高水平综合改革试点区、3个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打通足球人才跨学区流动、成建制升学渠道,2024年全省438所初、高中学校招收足球特长生6764人;大学阶段专业化,2024年36所高校招收足球运动专业和足球专项学生705人、在校生规模1992人,其中山东体育学院国家足球学院在校生达到806人。
创新机制抓贯通培养,率先在全国试点体校与体育院校“3+4”贯通培养,推进“双一流”高校与普通高中开展整建制升学试点,探索新型足球学校与本科高校“3+4”、足球职业学院与本科高校“3+2”贯通培养。近三年,山东输送各级国家队73人(男足42人,女足31人),数量居全国前列。
山东省青少年足球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省教育厅和省体育局联合制定赛事日历,构建以“省长杯”为引领,山东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联赛、“体彩杯”中小学校足球比赛等3个品牌赛事为支撑,“红色沂蒙”“泉城小将”等邀请赛、校外赛事为补充的“1+3+N”校园足球赛事体系。
与此同时,引入“挑战组”和“争冠组”升降级机制,鼓励开展主客场赛制,打造校园足球“最美主场”,每年参与学生200余万人次。
2024年首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夺得男足冠军、MK体育官方网站女足亚军,近三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共获8项冠军。
《通知》从系统化和发展的全周期出发。重点聚焦加强师资力量、加快场地建设,强化数智赋及国际交流等短板和弱项,明确提出到2027年,全省建设50个省级校园足球名师(名教练)工作室(站),每年选送20名左右优秀足球教练员赴足球发达国家和地区培训。
目前,山东用“外引内培”相结合的办法,畅通优秀教练员、运动员入校任教、到校帮教带训渠道,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吸纳专业足球教练528人,学校自主聘用专业教练778人。
研制校园足球教练员课程,开展等级资格、校园资质、专业能力“三位一体”师资提升计划,每年省级培训1000人以上。注重数字化赋能,建设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大数据管理平台,涵盖所有足球特色学校的15.3万名球员信息,实现赛事“一站式”服务、教练智能化匹配、人才全过程管理。
厚植足球文化,编制出版《足球少年国学课·绿茵弟子规》,让小球员“要踢球,先做人”。以蹴鞠文化为引领,举办中小学足球文化节,开展主题研学实践活动,打造“足球故乡”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