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体育科技有限公司·合球运动官方平台

电话

0371-61283258

MK体育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2025年招生简章

标签: 合球智能训练系统 2025-07-25 

  

MK体育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2025年招生简章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始建于1950年,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融合、创新、担当”的校训精神,遵循“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特色办学、职教报国”的办学理念,不断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建设成为办学特色鲜明、优势专业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

  学校坐落于孔孟之乡,儒家文化发源地一山东济宁,为“天工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校园占地2300余亩,总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总值13.65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58亿元,校内实验和实训室255个,校外实训基地396个,图书馆藏书243万册。全日制高职在校生2.7万余人。设有机电工程学院等17个教学单位,开设15个专业集群,61个专业。

  学校现为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教学改革综合示范校,先后入选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高职院校学生发展指数优秀院校100强、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指数优秀院校100强、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典型院校60强、高职院校资源建设优势院校60强、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

  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是山东理工职业学院较早成立的专业院系之一,是山东省高教学会高职高专计算机分会副理事长单位、山东省信息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单位、济宁市信息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济宁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长单位。学院以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和济宁市“231”产业集群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急需为导向,设有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现代移动通信技术7个专业。现有教职工76人,具有硕士学位和高级职称人员占比63%以上,在校生3800余人。

  学院目前建设有计算机网络实训室、光纤融合网络实训室、4G移动全网实训室、5G数字化网络实训室、5G创新应用实训室、智能物联网创新实训室、ICT项目管理实训室等一批国内一流实训基地,总价值5000余万元。

  信息工程学院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牵头组建济宁市信息职教集团。在与山东闪亮科技集团、甲骨文人才与产业基地、慧与软件人才与产业基地开展专业共建、校企合作的基础上,2021年9月,学院与中兴协力(山东)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合作,设立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学院”,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高职混合制产业学院办学模式,MK体育官网入口创新实施“校企共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近几年来,学生参加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近50项,2024年获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云计算赛项一等奖。参加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大赛及山东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等奖项近百项。办学条件、人才培养质量、社会影响力在全省高职院校处于领先位。

  本专业与中兴(协力)数字科技集团合作,共同打造了国内领先的5G数字化网络实训室。该实训室依托中兴通讯的电信运营商级设备,是国内少有的基于线G设备构建的实训环境,且在国内高校中率先升级至5G-A建设标准。其全面覆盖了5G网络的设备认证、工程安装、设备调试、维护以及优化等工程实践与训练需求。此外,实训室还设有数字化网络管理与应用(中级)“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站,为学生提供了权威的职业技能认证平台,本专业师生团队在山东省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本专业就业方向为现代信息通信产业以及5G+各种垂直行业应用,包含通信产品设计、制造、工程建设以及网络运营维护等整个产业链。能够在电信运营商从事工程安装、维护、技术服务、市场营销等工作;在无线通信设备制造商从事产品开发、生产、测试、MK体育官网入口工艺、品质管理、销售等工作;在通信工程公司从事工程施工、网络优化与组网、设备维护、技术服务等工作;在通信业务部门(如银行、证券公司、大型企事业单位等)从事通信网络管理和维护等工作。

  本专业自2021年起开始招生,在山东省内属于较早开设该专业的院校之一。校内虚拟仿线平方米,设有VR成果展示与应用中心、课程开发中心、创新教学工作坊及专业VR教学中心等多个功能区域成功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同时,与中兴(协力)数字科技集团携手合作共建中兴虚拟现实校外实训基地、中兴三维动画实训基地在内的15个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实践学习平台。本专业学生在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中表现出色,荣获“混合现实(XR)技术应用创新”赛项全国一等奖及“虚拟现实(VR)产品设计与开发”赛项全国三等奖。

  本专业方向为虚拟现实应用开发工程师、三维建模师、三维动画师、交互设计师、VR项目测试与运维工程师等职业,虚拟现实(VR/AR)内容开发、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智慧文旅、工业仿真、三维动画制作等领域。

  软件技术专业是山东省产教融合示范校品牌专业,现代学徒制省级试点项目,山东省技能型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软件技术专业依托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与合作企业的技术和产品,构建集教学、研发、鉴定和技术服务功能“四位一体”的国内“技术领先、虚实结合、产教一体、持续更新”的教学实训示范基地,建有济宁市低代码技术研究中心以及人工智能实训基地等理实一体化实训基地8个,合计工位数400,生均实训基地工位数为1.14。2019年以来,获得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8项,授权专利二十余项。

  本专业就业方向为现代信息产业以及数字经济与互联网+各垂直行业应用,涵盖软件设计、开发、测试、运维及系统集成的全生命周期。能够在互联网科技企业从事软件开发、移动应用开发、Web前端开发、大数据分析处理等工作;在IT服务提供商从事软件测试、技术支持和项目管理工作;在智能制造企业从事工业软件开发、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与实施工作;在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从事信息化建设、电子政务系统维护及数字资产管理等工作;在人工智能与物联网领域从事智能设备软件开发及云平台搭建工作;在医疗健康、智慧城市等新兴领域从事行业应用软件开发与系统解决方案设计工作。

  本专业作为校级特色专业,已与中兴协力(山东)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海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专业与产业无缝对接,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实践平台。其教学团队实力雄厚,在省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荣获二、三等奖,展现了卓越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同时,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依靠教学、实践和创新等多方面的卓越成就,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在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网络系统管理”“云计算应用”等赛项中屡获佳绩,共获得30余项奖项。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为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的信息和通信工程技术人员、信息通信网络维护人员、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人员等职业。能够从事网络技术支持、网络系统运维、网络系统集成、网络应用开发等工作。

  本专业与合作企业中兴协力共同创建了山东省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实验室,拥有山东省大数据人才实训基地。共建校内实训室6个,可满足大数据采集、大数据部署与运维、大数据可视化、数据挖掘等相关模块的实习实训需求,设有云计算平台运维与开发(中级)“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站,近三年通过率均为100%。2019年以来,在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砖国家技能大赛、“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等相关赛项获奖15项。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为互联网科技企业、IT服务提供商、智能制造、金融科技机构及政府部门等领域,专注于大数据解决方案的设计与实现、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测试和技术支持、智能控制系统的实施以及数据安全维护等工作。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于2021年开设,并重点支持建设发展,旨在培养具备AI产品开发与运维、智能系统应用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行业对人工智能人才的迫切需求。本专业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学院先进的实验实训条件,建有人工智能实验室、大数据处理实训室等,实训室安装机器学习库、计算机视觉工具等人工智能相关的软件和平台,满足了日常教学的实验和实践环境;同时配备高性能GPU服务器、支持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实验和研究;近年来,本专业学生在技能兴鲁人工智能创新竞赛、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其中获得山东省技能兴鲁大赛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两项;获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

  该专业毕业生可在人工智能、互联网、软件开发、智能制造、金融科技、医疗健康等领域从事人工智能训练师、计算机视觉工程师、数据分析师、人工智能产品开发与测试经理、系统运维、产品营销、技术支持等工作。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是山东理工职业学院重点建设专业,成立于 2015 年。该专业与甲骨文等知名公司校企合作,企校专家共同研讨,专业定位更加准确,制定了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团队实力雄厚,3项教学改革项目获批省级立项,教师参与省市级职业技能大赛获奖十余项。2021年与中兴协力集团共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学院,加大实验实训投入,更新、升级校内物联网实训基地,参与制定2项1+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指导学生取得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物联网技术应用”赛项团体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

  该专业就业方向为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物流、智慧农业等物联网应用行业领域,培养具有物联网基本理念,物联网行业相对应岗位必备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物联网应用技能,能够从事物联网工程设计、物联网应用系统的现场实施和调试、物联网智能系统集成与应用、物联网终端设备的测试和运维以及物联网系统软硬件开发设计等工作的德技兼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院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了一支职称学历层次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学团队,其中山东省技术能手2人,教授10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22人,建立起80余人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双师素质比例达到94%。近年来,教师参加各类技能竞赛,获省级以上奖项8项,完成省级课题3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60余篇,出版教材22部。多名团队成员荣获山东省技术能手、山东省产教融合专业骨干带头人、济宁市五一劳动奖章、济宁市技术能手等称号。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大力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类比赛,多次承办山东省“技能兴鲁”等各类职业技能大赛;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近三年在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5项。获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大赛、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山东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等奖项近百项。

推荐新闻